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菡萏怎么读

来源:网易  编辑:祝彬娅生活百科2025-04-19 12:03:58

菡萏的读音与文化意蕴

“菡萏”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常用来形容荷花。它的正确读音是 hàn dàn。这个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菡”和“萏”,都是指荷花的意思。在古代文学中,“菡萏”常常出现在描写自然美景或抒发情感的诗句中,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里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中的“芙蓉”即指荷花,而“菡萏”则更增添了一种典雅与含蓄之美。

“菡萏”的美不仅在于其音韵和谐,还在于它承载的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被视为高洁、纯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契合了中国人追求高尚品德的精神境界。因此,在佛教中,荷花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代表清净、觉悟与超脱尘世。

此外,“菡萏”一词还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每当夏日来临,池塘里的荷花绽放,人们总会驻足欣赏这份天然的画卷。“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句词道出了荷花凋零时的哀伤,却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力量。

总之,“菡萏”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当我们再次吟诵“菡萏”二字时,不妨闭上眼睛,想象那片荷塘中摇曳生姿的美丽景象,感受其中流淌的诗意与温情。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