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缨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他们怀揣赤诚之心,请缨赴险,只为守护家国平安。这种精神穿越岁月长河,依然熠熠生辉。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一位年轻书生目睹这一切,内心翻涌着难以抑制的悲愤与责任感。他本可安心读书,考取功名,但看着战火蔓延、家园满目疮痍,他毅然决定放弃安逸生活,请缨从军。
临行前,母亲泪眼婆娑地拉住他的手:“儿啊,你年纪尚小,怎能去战场冒险?”他却坚定地说:“娘,孩儿虽稚嫩,但若人人都贪图安稳,谁来守护这片土地?请允许孩儿为国效力!”这一句“请缨”,饱含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对百姓苦难的不忍,更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
到了前线,他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每当战鼓擂响,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每当队伍疲惫不堪时,他又用乐观的话语鼓舞大家。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不仅是为了个人荣誉,更是为了千千万万家庭能够重获安宁。
后来,他终于完成了使命,回到故土。虽然满身伤痕,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正是因为无数像他这样的人挺身而出,才换来了如今的和平盛世。而这份初心,也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请缨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担当。它提醒我们,在关键时刻,每个人都应勇敢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责任与大爱。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样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