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士人善画
古时有一士人,性情恬淡,不慕荣利。平日里,他独爱书画,尤擅丹青。其居处虽简陋,然四壁皆挂有自绘之画作,或山水,或花鸟,或人物,无不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士人每日清晨必至郊外写生,观山川之壮丽,听流水之潺潺,赏草木之葱茏,悟天地之造化。他常言:“世间万物皆可入画,关键在于用心观察。”故其所绘之物,不仅形似,更神韵兼备,观者仿佛置身其中,心旷神怡。
一日,有富商闻其名,欲高价购其画作,以装点府邸。士人笑而谢曰:“吾画画不过自娱耳,岂为名利所动?若图财卖画,则失其本心矣。”富商再三恳求,士人终不允,遂拂袖而去。
后来,乡里有人举办雅集,邀士人参加。席间,士人为众人即兴挥毫,笔墨之间尽显风流。只见他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春江水暖图》,江水悠悠,柳絮飘飞,渔舟唱晚,意境深远。众人皆称绝,纷纷赞叹其技艺超群。
士人晚年隐居山林,仍不忘绘画。他将毕生所学传授给邻里孩童,希望后人亦能传承艺术之美。乡民感其德行,立碑纪念,赞其“德艺双馨”。
士人善画之事传颂久远,成为后世学习之典范。其画作至今存于民间,供人欣赏,堪称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