俶尔远逝的读音与意义
“俶尔远逝”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为:“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在这段文字中,“俶尔远逝”形容事物迅速消失或隐没。其中,“俶”(chù)意为忽然、突然;“尔”为语气助词;“远逝”表示远离而去。“俶尔远逝”的读音为 chù ěr yuǎn shì。
文章:俶尔远逝的意义
“俶尔远逝”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象征着万物变化无常的本质。自然界中的现象,如烟雾、尘埃,甚至大鹏展翅飞向远方,都体现了这种瞬息万变的特点。庄子用这一词语来说明世间万物皆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从哲学角度看,“俶尔远逝”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人生短暂,如同朝菌蟪蛄般转瞬即逝,而那些看似遥远的目标却需要长期的努力与积累。正如鲲化为鹏,需经历漫长的积蓄过程才能展翅高飞。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改变,并为之做好准备。
此外,“俶尔远逝”还表达了对自由境界的追求。庄子通过描写大鹏展翅翱翔九天,象征着摆脱世俗束缚、追寻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这种对自由的向往贯穿全篇,激励人们突破局限,勇敢追逐梦想。
总之,“俶尔远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揭示。它教会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把握机会,同时鼓励我们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在变化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