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包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座古朴的小桥横跨清澈的小河。桥边住着一位年迈的阿婆,她每天清晨都会提着一只竹篮,里面装满了刚蒸好的包子。这些包子香气扑鼻,是镇上居民最爱的早餐。
然而,有一天清晨,阿婆却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她刚走到桥中央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背后传来。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本书,焦急地说:“阿婆,麻烦您帮我保管一下这本书好吗?我赶时间去参加考试。”不等阿婆回答,年轻人已经飞奔而过,消失在巷子尽头。
阿婆低头一看,那是一本破旧的书,封面已经有些磨损。她犹豫了一下,但想到年轻人的神情,便将书小心地放进竹篮里,继续往前走。当她走到桥另一端时,意外发生了——一阵风吹来,竹篮的一角被吹开,那本书竟滑落进河中!
阿婆惊呼一声,急忙蹲下身子伸手去捞,可水流湍急,书早已飘远。她叹了口气,心想:“这孩子一定很着急吧……”于是决定先回家,再想办法寻找失主。
回到家后,阿婆把书摊开放在桌上仔细查看。虽然纸张湿透了,但幸运的是,大部分内容还能辨认清楚。通过书中的笔记和照片,她发现这本书似乎对失主非常重要,上面记录了许多珍贵的经历和感悟。
第二天一早,阿婆带着书来到镇上的茶馆,向大家描述了事情经过,并询问是否有人认识这位年轻人。很快,消息传开了,失主听说后匆匆赶来。他见到阿婆手中的书时,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太感谢您了!这是我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如果没有它,我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生活。”
阿婆笑着摆摆手:“举手之劳罢了,别放在心上。”从那以后,每当有人提起这件事,阿婆总会自豪地说:“做人嘛,总要有点善心,就像我的‘落水包’一样,掉下去了也得尽力捞回来。”
这个故事渐渐成为小镇的佳话,而阿婆的名字也随着“落水包”的美名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