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官野史:一段关于乡间奇闻的传说
在江南一座偏僻的小村庄里,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故事。据说,每到月圆之夜,村外那片荒废已久的古宅便会亮起微弱的绿光。村民们对此讳莫如深,只知那是百年前一位落魄书生的居所。据老一辈讲述,这位书生因家道中落,独自隐居于此,终日埋头苦读,却始终未能考取功名。后来,他留下一首未完成的诗便悄然离世,从此再无人敢靠近那座宅子。
某一年秋天,一个外地来的年轻画师听闻此事后,决定一探究竟。他带着纸笔,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悄悄潜入古宅。刚踏入院子,一阵冷风袭来,四周竟飘起了淡淡的桂花香。画师四处张望,发现屋内确实有微弱的绿光闪烁。他壮着胆子推开门,只见一张破旧的书桌前摆放着一支残缺的毛笔和半页泛黄的宣纸,上面写着:“秋风萧瑟夜渐长……”几个字。
就在画师凝视之时,耳边忽然传来低沉的声音:“何人至此?”他猛然回头,却不见一人。慌乱之中,他迅速将画面速写下来,随后仓皇逃出。回到住处后,他才发现画中的景象与现实惊人相似——不仅有绿光闪烁的古宅,还多了一位模糊的人影伫立窗前。
自那以后,画师每晚都会梦见那位书生向他诉说遗憾。最终,他根据梦境补全了那首未完的诗,并将其刻于石碑上供人瞻仰。而那座古宅的绿光,也从此消失了。人们说,书生终于得以安息,而他的故事则成为乡间永远流传的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