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口
在乡间的小路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子,摊主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的小摊上摆满了各种风味的小吃,而他最拿手的,是那让人回味无穷的“小金口”。这道小吃因其金黄酥脆的外表和香甜软糯的内馅得名,也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最爱。
“小金口”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老人几十年的经验与匠心。他选用上等糯米粉和新鲜食材制成外皮,再加入精心调制的红豆沙或芝麻馅料,最后用慢火炸至金黄。每一口咬下去,都能感受到外皮的酥脆与内馅的细腻交织在一起,那种幸福感仿佛融化在舌尖。
每逢周末,村里的孩子总会围在小摊前,争先恐后地向老人讨要“小金口”。老人总是笑眯眯地看着他们,用一口带着浓浓乡音的话说:“慢慢来,大家都有份。”他动作娴熟地捏制一个个小团子,再放入油锅中翻滚,不多时便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孩子们一边等待,一边听老人讲些旧日的故事,笑声随着炊烟飘散开来。
如今,虽然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但每逢节假日,总有人专程赶回来买一份“小金口”,只为重温儿时的味道。而那位慈祥的老人依旧守着他的小摊,用双手传递着温暖与爱。有人说,“小金口”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份传承,一种记忆。它承载了岁月的沉淀,也连接着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