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的秦朝时期,有一位权臣名叫赵高。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逢迎拍马,逐渐在朝廷中获得了极高的地位。然而,赵高心怀不轨,他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权力,而是妄图篡夺皇位。
为了试探群臣的态度并清除异己,赵高想出了一个计策。有一天,他特意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并说:“陛下,这是我精心挑选的一匹千里马,它跑得极快,可以日行千里。”秦二世听了哈哈大笑,说道:“这明明是一只鹿,你怎么能说是马呢?”赵高却面不改色地回答:“陛下,这确实是一匹马,只是它的毛色特别深,看起来像鹿罢了。”
秦二世觉得奇怪,于是将这件事告诉左右大臣。有些大臣心知肚明这是赵高的诡计,但又害怕得罪他,便违心附和,点头称是;而另一些正直的大臣则据理力争,指出那分明是鹿而非马。赵高记下这些人的名字,事后一一报复,将他们贬谪或处死。
通过这次事件,赵高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也让那些敢于质疑他的人都不敢再出声。从此,“指鹿为马”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行为。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赵高的奸诈与狠毒,也警示后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正义,不被表象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