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毛受
在阳光洒满的午后,林然靠在窗边发呆。他的头发总是不听话地炸开,像一只愤怒的小狮子,无论怎么梳都无济于事。朋友们戏称他为“炸毛受”,这个称呼虽然带着几分调侃,却也道出了他那敏感又脆弱的性格。
林然从小就因为这头乱糟糟的头发被嘲笑过无数次。小时候的他自卑得不敢抬头,总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一种缺陷。但随着年龄增长,他渐渐明白,外表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然而,内心的敏感并未因此消散,反而因为一些小事而变得更加尖锐。
那天,同事无意间提起他新买的咖啡机“可能不适合手残党”。话音刚落,林然的脸瞬间涨红,眼睛里涌上一层薄薄的泪光。他咬着嘴唇,强忍住想要反驳的冲动,转身匆匆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他用力扯下围巾,将自己埋进沙发深处,眼泪终于不受控制地滑落下来。
其实,林然并非真的“手残”。他只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害怕失败,害怕被否定。每当面对挑战时,他总会先想到最坏的结果,然后选择退缩。这种心理让他错失了许多机会,也让他的生活变得小心翼翼。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在一次次谈话中,他逐渐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尝试用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他开始练习冥想,用深呼吸平复情绪;他也主动报名参加烘焙课程,在失败中寻找乐趣。
渐渐地,“炸毛”的形象不再成为他的负担,反而成了他独特的一部分。他发现,当自己不再抗拒那些炸起的发丝时,它们竟意外地显得俏皮可爱。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坦然接受它的不完美,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如今,林然已经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炸毛”和平共处。他依然会偶尔被小事刺痛,但他知道,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些特点正是构成真实自我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