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太息以掩涕兮”出自屈原的《离骚》,意为深深地叹息并擦拭眼泪。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深哀伤与无奈,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以及对自己理想追求的执着交织的情感体现。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忠于楚国,却屡遭排挤。在《离骚》中,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自己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努力,以及面对奸佞当道、国家衰败时的悲愤心情。“长太息以掩涕兮”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他叹息自己生不逢时,感叹贤才被埋没,良臣不受重用,而奸邪小人却得以横行。他的泪水不仅是为自己悲哀,更是为国家的命运担忧。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屈原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它激励后人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坚守道德底线,追求公平正义。即便在今天,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要像屈原那样,保持初心,勇敢前行。
总之,“长太息以掩涕兮”是屈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它穿越千年时光,仍然能够触动人心,激发人们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