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柑
在南方的乡间,有一种果树叫苦柑树。它不像桃李那样娇艳,也不似橘柚般甘甜,却以独特的姿态扎根于山野之间。每当寒冬过去,春天来临,苦柑树便开始抽出嫩绿的新芽,随后开出细小而朴素的白花。这些花朵虽不起眼,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前来探访。
到了初秋时节,苦柑成熟了。它们个头不大,表皮粗糙且略带青黄色,与常见的柑橘相比显得有些寒酸。然而,当你咬下一口时,那浓郁的苦味会瞬间充盈口腔,令人皱眉咂舌。但正是这种“苦”,让苦柑与众不同。它不像其他水果一味追求甜蜜,而是用一种直白的方式告诉你:生活并非总如蜜糖般美好,有时也需要接受一些苦涩。
村里的老人们常说:“苦柑虽苦,却能清热解毒,健脾开胃。”他们将苦柑切片晒干,泡茶饮用,或加入炖汤中调味。据说,这不仅能缓解身体的小毛病,还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滋味——苦后回甘。这就像人生一样,在经历风雨之后,才能品味到真正的幸福。
尽管苦柑外表平凡,但它默默奉献的精神却令人敬佩。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总是顽强生长,为人们提供帮助。或许正因为如此,苦柑才成为故乡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看到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实,我总会想起家乡的田野,想起那些质朴的人们。
如今,我已远离故土,但每逢秋天,总会想起那颗苦柑树。它教会我面对生活的苦涩时要保持坚韧,也让我明白,只有经历过苦,才能更加珍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