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青团的草叫什么
青团,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美食,尤其在清明节期间更为流行。它的外皮呈现出鲜亮的绿色,清香软糯,内馅丰富多样,有豆沙、芝麻、咸蛋黄肉松等,深受老少欢迎。而这种独特的绿色外皮正是来源于一种特殊的植物——艾草。
艾草,学名为Artemisia argyi,是菊科蒿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常见于田野、山坡或路旁。艾草不仅具有浓郁的香气,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艾草性温味苦,具有祛湿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因此,将艾草加入食物中,既能增添风味,又有一定的养生作用。
制作青团时,通常会采集新鲜的艾草叶,将其洗净后焯水,去除部分苦涩味,再捣成泥状,与糯米粉混合揉制而成面团。这种天然染色的方式不仅安全健康,还能让青团散发出独特的清新香味。此外,艾草本身富含天然色素,能赋予青团自然诱人的绿色外观。
除了艾草,有些地方也会使用其他绿植如鼠曲草(也称佛耳草)来制作类似青团的食品,但艾草无疑是传统青团的主要原料。随着现代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亲手制作青团,感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总之,青团之所以如此美味诱人,离不开那抹来自艾草的绿色。它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承载着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不妨动手试试,用艾草为家人制作一份温暖又健康的青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