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林深时见鹿》,2024年林深时见鹿出自哪里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2、这句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出自《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4、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5、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6、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7、译文: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8、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9、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10、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11、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12、拓展资料:《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
13、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14、全诗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15、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16、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
17、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18、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19、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20、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21、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22、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23、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24、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
25、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
26、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
27、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
28、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29、“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
30、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
31、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
32、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33、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
34、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
35、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36、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37、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38、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
39、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
40、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
41、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
42、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
43、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