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的意思全解(凉州词王之涣解释)

来源:综合资讯2024-03-27 11:30:10
导读 您好,今日明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凉州词王之涣古诗的意思全解,凉州词王之涣解释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您好,今日明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凉州词王之涣古诗的意思全解,凉州词王之涣解释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

4、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

5、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

6、此事未必实有。

7、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8、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

9、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

10、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

11、“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

12、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

13、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14、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

15、“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

16、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17、“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18、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

19、“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

20、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

21、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22、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

23、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

24、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

25、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26、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27、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

28、“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

29、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

30、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

31、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

32、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

33、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34、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

35、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

36、《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37、”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38、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39、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

40、“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41、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42、  还有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43、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44、  王之涣诗鉴赏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

45、"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

46、《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作。

47、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

48、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将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展现在我们面前。

49、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

50、这种美使人联想到历史和未来,使人体悟到永恒和无穷。

51、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

5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

54、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

55、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

56、"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

57、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

58、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

59、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

60、水流,云,使人感到宇宙的宏大与旷阔。

61、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

62、"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

63、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64、"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65、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

66、"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

67、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

68、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69、"羌笛何须怨杨柳"两句诗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

70、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

71、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

72、又名《折杨柳》。

73、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偕音)之意。

74、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75、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

76、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空旷的山野间萦绕。

77、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

78、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

79、如今,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

80、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1、"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

82、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

83、但这种忧伤并非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

84、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85、可见诗人的本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征人,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而不顾。

86、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