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 王继昌近日,根据《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征集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十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年度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通过科学系统的评审工作,未来大厦、安托山总部大厦近零碳园区等八家单位被确定为第十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深圳通过表彰低碳模范单位,再度发出绿色低碳倡导,推动生产生活绿色转型,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都市。
从评审标准来看,此次评审涵盖范围较广,注重发挥示范效应。一方面,申报文件中指出,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工业、交通、建筑、金融等领域,体现出在多领域推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用意。另一方面,文件要求申报对象在所从事的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合计不低于8场,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研讨、产业合作、投资路演、国际交流、科普体验等,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多开展低碳宣传活动,强化社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文件也看重协调发展,更提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从入选单位来看,多家单位践行绿色建筑理念,注重低碳智能化发展。据波士顿咨询数据,我国建筑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51.3%,其中建筑材料占28%,建筑运行占22%,建筑设计施工占1%。相关数据显示,深圳建筑业碳排放约占全市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此次入选的多家单位的建筑在建设及利用过程中都贯彻了低碳设计、绿色施工、智慧运维的理念。其中,新桥世居近零碳示范社区按照EPC模式优化原建筑,通过数字化设计、绿色选材、绿色能源、离网式污水处理、装配化施工和智能运维等技术,推动低碳发展。未来大厦与安托山总部大厦近零碳园区采用“光储直柔”新型建筑配电系统,通过“直流+光伏+储能”综合集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建筑用电负荷“柔性”调节,促进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消纳。
从长远发展来看,深圳还可从响应中央、深港协作和社会协同三方面出发,强化绿色低碳场景应用和示范。近期,深圳市主要领导视察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时指出,要保质保量、加快速度、安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打造绿色建筑并尽快投入使用。接下来,深圳还可从三个方面强化相关工作:一是进一步贯彻中央文件,推动建筑绿色发展。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针对以上内容,深圳在低碳示范基地推广过程中,可进一步通过政策倾斜予以考量。二是推动深港细分领域交流合作,探索绿色建筑优化实施路径。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松明曾指出,要推动香港先进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管理模式在深圳试点应用,加强与香港在工程质量安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方面的技术交流与标准合作,共同编制深港两地互认的工程建设标准。三是激发和利用全社会力量,共同践行绿色建筑理念。从全球视角来看,美国在发展零碳建筑的过程中,探索出了“科研先导-试点验证-政策扶持-市场推广”的多方合作、良性循环发展体系。深圳在此方面可吸收借鉴美国经验,结合自身民企资源丰富、民间资本活跃的情况,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建设及市场化运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