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蔡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春秋无义战这句话是谁说的,春秋无义战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下》。
2、原指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
3、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4、“春秋无义战”,这话是孟子说的。
5、春秋,是指东周前半段历史,因孔子著《春秋》而得名。
6、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礼崩乐坏,诸侯混战,各为其利,确实无正义可言。
7、春秋近三百年间,先后出现了齐、宋、晋、楚、秦五个霸主,后期又出现了吴、越两个小霸主。
8、可以说,春秋的历史,就是诸侯争霸的历史。
9、大国称霸,是为了让别国顺从,而不是要夺取别国土地。
10、那个时候,如果夺人土地,是被当作不仁之举的。
11、所以,晋文公灭了曹卫两国以后,很快就把他们恢复了。
12、楚庄王灭了陈国以后,本想据为己有,听了谏言,认为是不仁义,不利于称霸,便马上放弃了。
13、到战国时期就不同了,战争的目的,就是灭掉别的国家,兼并土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14、“春秋无义战”,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
15、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16、扩展资料:春秋时期,虽然战事频繁,有的规模也很大,但在《史记》记载中,很少有伤亡人数的记录,多数时候都是“击溃”“溃散”。
17、当然,肯定有伤亡,但伤亡不会过于惨重。
18、而到战国时期,就截然不同了。
19、很多战争记载,一次杀死几万人、十几万人,甚至坑杀四十多万人。
20、战场上有人不失仁义、不失礼节。
21、这在今天看来,有点不可思议,而在当时,却符合礼仪要求。
22、比如:晋楚“鄢陵之战”时,晋国大将郤至,遇见敌国国君楚共王,立即跳下战车,脱掉头盔,恭恭敬敬地施礼。
23、楚共王对手下说:“这是一个君子,你们不要伤害他。
24、”并派人给郤至送上一张弓,表示问候。
25、晋国将军韩厥,奋力追赶一辆战车,赶上一看,是郑国国君。
26、韩厥说:“我已经侮辱过齐顷公了,不能再侮辱另一位国君。
27、”于是放郑成公走了。
28、另一位晋国将军栾针,在战场上看见楚国大将子重的旗帜,对晋厉公说:“前几年出使楚国,子重招待很好。
29、我曾许诺,再见面时请他喝酒。
30、现在他就在前面,我不能失信。
31、”晋厉公答应了,栾针就派人给子重送去一壶酒。
32、子重正在擂鼓,使者说明来意,子重接酒,一饮而尽,说声“晋国真信义也”,然后继续擂鼓作战。
33、当然,并非人人如此。
34、魏锜见到楚共王,就一箭射了过去,射瞎了楚共王一只眼。
3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无义战。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