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蔡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人生之路,人和孟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2、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5、故曰: 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 矣。
9、”【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 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10、”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11、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 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12、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 叫“郭”。
13、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14、③池:即护城河。
15、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
16、革:皮革,指甲胄。
17、古代甲胄确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
18、(5)委:弃。
19、(6)域民:限制人民。
20、域,界限.(8)畔:同“叛”。
21、(9)有:或,要么。
22、【译文】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 如人的齐心协力。
23、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
24、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 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
25、另 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 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26、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 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27、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 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28、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 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
29、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 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30、”2、【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3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3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3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34、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 其横逆由③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35、自反而忠矣,其横道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36、如此,则与禽兽奚择④哉?于 禽兽又河难⑤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37、乃若所 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
38、舜为法(6)于天下,可传于后世. 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39、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40、若夫 君子所患则亡矣。
41、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42、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43、”【注释】①横逆:蛮横无礼。
44、②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
45、奚宜:怎 么应当。
46、③由:通“犹”。
47、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也通 “犹”。
48、④择:区别。
49、⑤难:责难。
50、(6)法:楷模。
51、【译文】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 不同。
52、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53、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
54、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55、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
56、“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
57、比如说这样的 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声传于后世,可我却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58、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
59、忧虑又怎么办呢?像舜那样做罢了。
60、至于君子别的什么忧患就没有了。
61、不是仁爱的事不于,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62、即使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来到,君子也不会感到尤患了。
63、”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1)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64、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65、《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66、’”【注释】(1)反其仁:朱熹《集注》云:“我爱人而人不亲我,则反求诸己,恐我之仁未至也。
67、”以下“反其智”、“反其敬”与此类似。
68、【译文】孟子说:“爱抚他人却得不到亲近,反问自己是否仁;治理民众却得不到治绩,反问自己是否智;礼待他人却得不到回应,反问自己是否敬。
69、凡是所做的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都返回来从自身寻求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就会归服。
70、《诗》说:‘行事一直与天命相符,靠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71、’”【段意】此章是说,遇到问题应首先检讨自身的行为是否遵循了正道。
72、自身端正了,做事才会取得成效。
73、4、【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⑾。
74、天下可运于掌⑿。
75、《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76、’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77、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78、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79、【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
80、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
81、《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家族和国家。
82、’说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去。
83、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了。
84、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什麽,不过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
85、【原文】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86、其若是,孰能御之?”【译文】现在大王若能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入仕的人都愿在大王的朝廷中任职,耕田的人都愿在大王的土地上耕种,商贩都愿到大王的集市上交易,旅客都愿到大王的道路上行走,天下对自己的君主感到不满意的人都愿来投奔大王。
87、要是如此的话,什么力量能遏止呢?”【原文】王曰:“吾惛①,不能进于是矣。
88、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89、” 曰:“无恒产②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
90、若③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91、苟无恒心,放辟邪侈④无不为已。
92、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⑤也。
93、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⑥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94、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⑦。
95、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96、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⑧,奚暇⑨礼仪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9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98、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99、谨庠畜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0、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1、”【注释】①惛:同“昏”,昏乱,糊涂。
102、 ②恒产:可以赖以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
103、如土地、田园、林木、牧畜等。
104、 ③若:转折连词,至于。
105、 ④放:放荡。
106、辟:同“僻”与“邪”的意思相近,均指歪门邪道;侈:放纵挥霍。
107、放辟邪侈指放纵邪欲违法乱纪。
108、 ⑤罔:同“网”,有“陷害”的意思。
109、 ⑥制:订立制度、政策。
110、 ⑦轻:轻松,容易。
111、 ⑧赡:足够,充足。
112、 ⑨奚暇:怎麽顾得上。
113、奚,疑问词,怎麽,哪有。
114、暇,余暇,空闲。
115、【译文】齐宣王说:“我头脑昏乱,对您的说法不能作进一步的领会。
116、希望先生开导我的心志,更明确的教我。
117、我虽然不聪明,也不妨试它一试。
118、”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
119、一旦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胡作非为,什麽事都做得出来。
120、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才去加以处罚,这等于是陷害他们。
121、哪里有仁慈的人在位执政却去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贤明的国君制定产业政策,一定要让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
122、然后督促他们走善良的道路,老百姓也就很容易听从了。
123、 “现在各国的国君制定老百姓的产业政策,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尚且艰难困苦,坏年成更是性命难保。
124、到了这个地步,老百姓连保命都恐怕来不及哩,哪里还有什麽工夫来修养礼仪呢? “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麽不从根本上着手呢?在五亩大的宅园中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
125、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好好养起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有肉吃了。
126、百亩的耕地,不要去防碍他们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
127、认真地兴办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
128、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129、”。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