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日明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楚辞章句序,楚辞章句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翻译:以前孔子叡圣明哲,天生卓尔不群,高于侪辈,确定经典学术,删定《诗经》、《尚书》,使《礼》《乐》雅正,制作《春秋》,使后世治国者有所依循。
2、孔子门人三千,个个通晓老师论述六经的微言大义。
3、孔子死后,大义离乱而微言断绝不传。
4、当时,君主昏庸,朝政紊乱,而忠贞之言不被采纳,愤懑之情充斥胸间,时或喷薄而出,于是又作《九歌》及其以下25篇。
5、楚国人民为屈原的高风亮节、瑰丽文采所折服,因而将其作品辗转传播。
6、原文:昔者孔子叡圣明哲,天生不群,定经术,删《诗》《书》,正《礼》《乐》,制作《春秋》,以为后王法。
7、门人三千,罔不昭达。
8、而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
9、遭时闇乱,不见省纳,不胜愤懑,遂复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
10、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
11、此文出自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序》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楚辞章句序》是《楚辞》注本。
12、东汉文学家王逸注。
13、《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原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一卷,改编为十七卷。
14、书中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和作者经历。
15、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
16、他评价《离骚》“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17、《楚辞章句》的每篇前都有序文,另外在《离骚》、《天问》之末还各有一序。
18、这些序文的内容是说明各篇的作者和写作时间,并阐释题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19、这些序文集中体现了王逸对《楚辞》的理论认识。
20、王逸用汉代儒家经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楚辞,将屈原独特的人格精神和诗歌艺术都儒学化了。
21、“楚辞”这一句词不知起于何时。
22、《史记》在张汤的传中已经提到它,可能至晚也是汉初就有的。
23、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24、汉代一般称“楚辞”为赋,这是不十分恰当的。
25、“楚辞”和汉赋,体裁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后者是押韵的散文,它们的句法形式、结构组织、押韵规律都是两种不同的范畴。
26、再从音乐的关系上看,虽然都是不歌而诵,但汉赋同音乐的距离比“楚辞”更远些。
27、所以司马迁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28、”(《史记·屈原列传》)可见辞与赋本来是有区别的。
29、由于汉赋是直接受“楚辞”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文体,在习惯上汉代人多以辞赋并称,把屈、宋之辞与牧乘、司马相如的赋等同起来。
30、于是辞与赋的概念混淆了,从此以后,屈原的作品甚至全部楚辞都称之为赋了。
31、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不应混为一谈。
32、至于后人以《离骚》代表《楚辞》而称之为“骚”,如《文心雕龙》有《辨骚》篇,《文选》有“骚”类等。
33、这和后人称《诗经》为“风”一样,虽然名实不符,都是有意把楚辞和汉赋两种文体区别开来。
34、作者简介:王逸(生卒年不详),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县)人。
35、东汉著名文学家。
36、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
37、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中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楚辞学者所重。
38、又作有赋、诔、书、论等21篇,及《汉诗》123篇,今多散佚,仅存《九思》,为哀悼屈原而作。
39、明人辑有《王叔师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