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日明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国古代监察措施,简述中国古代监察职能中对下弹劾的目的和范围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包括御史纠弹制度和谏官言谏制度。
2、不过作为监察官员主干的是御史系统。
3、御史最初为史官,至战国时期始有监察职能。
4、秦汉时以御史制度为主体的监察制度已经建立,秦时在中央设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但其本职责是“典正法度”,监察百官;在地方各郡设监郡御史。
5、汉武帝时,为实现大一统,加强监察制度,一方面在中央御史府之外设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又创置司隶校尉,“捕巫蛊,督大奸滑”三者互不统属,但可互相监督,使中央和地方百官处于多重监察之下,另一方面在地方废监郡御史,始创刺史制度,“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即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各设一刺史。
6、魏晋南北朝时,谏官系统初步规范化,并有了自己独立的领导机构──门下省或集书省,改变了秦汉以来谏官不成系统和职权不明确的局面。
7、隋唐时期监察官制十分完备,御史系统在中央仍设御史台,下设三院,“御史台有三院,一曰台院…二曰殿院…三曰察院。
8、”地方则分十道监察区,形成严密的监察网。
9、与此同时,谏官组织分隶中书、门下两省,负责规谏皇帝。
10、这样形成了台谏并立的格局,促进了唐的繁荣。
11、宋元是谏官系统发展的顶峰时期,宋时谏官自成系统,设立谏院,但谏官“往往并行御史之职”,而台官也“监察兼言事”,这样台谏官职权相混,开启了台谏合一的先声。
12、至元时,取消谏院,谏官职能归御史台,台谏合一。
13、明改中央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它与六科给事中(明在六部各设行政业务监察官员──给事中)合称“科道之官”监察百官。
14、清雍正元年将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封建监察机构达到空前统一。
15、意义纵观秦以后历代沿置的监察机构,尽管其名称和内部组织机构不断变化,但封建帝王都将监察奉为治国治吏的圭臬,努力使监察体系自成系统、独立行使纠察弹劾职权,从而使监察官不受或少受其他部门的干扰,更加有效地行使职权。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